9月22日,赴港二次上市的華住集團止步于千億港元市值下方,截至當日收盤,每股股價報311港元,總市值987億港元。
上市前夜,華住集團遭遇沽空機構研報阻擊。9月21日晚間,沽空機構博尼塔斯研究有限公司 (Bonitas Research)發布報告,指控華住集團利用未披露的關聯方交易隱瞞經營費用進行財務造假,并表示正在做空這家公司。
這一操作,在資本市場引發股價反應。9月21日晚,美股上市的華住低開低走,全天跌幅3.67%,或許也抑制了華住集團在香港上市首日的表現。
對于沽空機構的指控,華住集團9月22日早間作出回應,表示“基于對報告初步的檢查和評估,公司認為這份報告是缺乏事實依據的,而且它包含大量的錯誤、未經證實的陳述,以及對公司業務及運營的誤導性結論。”
在報告中,博力達思表示,通過其在北京和上海的實地調查證實,華住秘密支持特許經營酒店的運營成本,這些特許經營酒店由未披露的現華住員工和其他未披露關聯方擁有。
就此,博力達思認為,華住利用未披露的關聯方交易隱瞞經營費用,人為夸大華住的報告利潤。“我們計算出虛假利潤在其2019年末資產負債表上以20億元人民幣(3億美元)的虛假廠房及設備(“PP&E”)呈現。”
做空機構阻擊之外,華住集團受到疫情的影響更為明顯。招股書顯示,該公司于2020年第一季度開始出現經營虧損以及負值的經營現金流。
數據顯示,2020年第一季度,華住集團凈收入20.13億元,同比下滑15.67%;凈利潤由盈轉虧,凈虧損21.58億元。
華住集團在招股書中表示,由于收入減少或負現金流,該公司可能需要測試其物業及設備、無形資產或商譽是否存在減值。
注意到,截至2020年3月31日,在華住集團的資產負債表上,商譽賬面價值高達53.39億元,遠超2019年末的26.57億元。在2017年至2019年間,該公司并未對商譽進行任何減值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在招股書中,華住集團承認截至2020年3月31日已出現減值跡象,不過該公司并未計提任何減值準備。
此外,據招股書披露,截至2020年6月末,華住集團擁有凈流動負債59.85億元。在2020年一季度末,華住集團凈流動負債金額為68.78億元,同期錄得經營活動使用的凈現金為13.46億元,顯然在金額上難以對凈流動負債形成覆蓋。